——记4位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仁心医者
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攻关中,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医学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医者仁心、创新争先,涌现了一批批优秀楷模。“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当中的代表——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中南医院周建良、胡争,人民医院陈心和口腔医院纪伟4位医师的事迹。
周建良:心脏瓣膜病和主动脉夹层的“克星”
周建良是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国家“863”计划青年科学家,湖北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领军人才,“武汉英才”创新类产业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心脏大血管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体系化创新疑难危重症心脏瓣膜外科关键技术,创新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明显提升了心脏瓣膜病和主动脉夹层的外科疗效和防治水平。在心脏瓣膜替代物研发及其抗钙化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研究,取得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并被推广应用。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被称为“一颗随时会引爆的不定时炸弹”。在主动脉夹层的救治中,时间扮演的角色就是“生命”,每一台手术被称为“急战”、“夜战”,和“死神”赛跑。周建良在主动脉夹层救治方面率先建立集杂交技术、腔内修复术、外科开放手术三大主流技术为一体的技术体系和团队。他创新“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将其死亡率从10%降低到3.37%。新冠防治期间他始终坚守抗疫一线,不畏困难、冲锋在前、主动作为,坚持在“三级防护”下救治主动脉夹层,并且实现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主动脉夹层手术病人零死亡。周建良累计主刀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500余例,治愈了大量的主动脉夹层病人。
心脏瓣膜病又戏称为“心门破防”,不但危害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周建良团队针对心脏瓣膜外科关键技术、疑难危重症瓣膜病诊治、机械瓣低强度抗凝、心肺保护、新型瓣膜替代物研发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实现了心脏瓣膜病“常规手术微创化、疑难危重手术常规化、复杂手术杂交化”,成功率高达98.96%,并在全国多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该成果。
瓣膜置换是心脏瓣膜病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现有生物瓣膜替代物易钙化衰败,患者常需再次手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建良团队研发了新型微创抗钙化瓣膜替代物。在国际上首次应用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和四臂聚乙二醇丙烯酸酯制备性能优良的脱细胞心脏瓣膜支架;率先利用VEGF招募EPCs促进去细胞瓣原位内皮化与外源性OPG抗钙化相互协同实现瓣膜支架材料的抗钙化;利用纳米管TiO2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并增加巨噬细胞分泌VEGF,加速心脏瓣膜支架材料内皮化。借助纳米粒载体、PEG化共价修饰和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多信号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心脏瓣膜支架,以及带支架可植入抗钙化介入心脏瓣膜,获多项国内发明专利。
始终坚持临床、科研和教学并重,周建良主持了多项国家项目和省市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和中华医学会相关奖项。他积极参与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省级乃至国家奖学金。
胡争:驱赶“宫颈癌魔症”的世界前行者
胡争是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中南医院妇儿医院副院长、妇科肿瘤科主任,入选中组部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砖五国”合作项目首席专家。他致力于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极大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精准诊断、创新分子剪辑技术逆转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扎根一线、执念医疗、关爱患者,帮助过罹患宫颈癌前病变的女孩重获新生,使罹患宫颈疾病的年轻患者保留做妈妈的权利,还帮助不少受癌症病痛折磨的老人重拾生活的信心,曾被媒体广泛报道。
胡争提出精准筛查宫颈癌易感人群的概念。他研究发现虽然HPV感染比较常见,实际上感染HPV病毒的人群只有约0.8%会发展为宫颈癌,绝大多数都能被自身免疫系统自动清除。因此,因为0.8%的人发病率让另外99.2%的人群一起接种疫苗是不精准的。针对现行的筛查措施耗资巨大而又不精准的问题,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基于HPV整合的分流策略,可以对患者进行更为有效地分流分层,早筛早诊,位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临床应用可以帮助患者避免过度治疗,实现精准防治;也可以帮助医院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服务更需要的患者。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胡争团队发明的分子剪辑技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传统治疗方式对宫颈造成的损伤;对于宫颈癌晚期和复发患者提供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放疗在内的联合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预后。
胡争主持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重大项目。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ucleic Acid Research、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等国际顶级杂志(IF 10 分以上>10 篇),总影响因子>200分。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荣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相关奖励。尽管科研成果丰硕,但他始终觉得,医学科研不能单以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判断标准,而是要面向患者,面向应用,注重实效,让更多老百姓摆脱病痛的折磨。他对教学极为投入,努力提升教育教学的特色和高度,注重专业知识与人文、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曾获中山大学优秀导师荣誉称号。其“因材施教”、“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甚至有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微博直播。
陈心:临床治疗肿瘤手段的创新者
陈心是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人民医院肿瘤三科副主任,目前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微循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和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自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肿瘤诊疗工作,期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事了相关领域研修。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市各类课题9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发表在Cancer Research等SCI论文近十篇。
乙醛脱氢酶作为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在许多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陈心团队证实了在 头颈部鳞癌中乙醛脱氢酶能作为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分选肿瘤干细胞,并利用肿瘤干细胞裂解物制备荷载肿瘤干细胞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通过启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来抑制肿瘤生长,复发和转移。团队发现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抑制剂能提高肿瘤干细胞-DC疫苗抗肿瘤的能力。该项研究课题的完成不仅扩展了对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1的认知,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新的手段。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重要学术会议上分享。
陈心始终把治病救人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耐心对待患者,其中包括生存预期很差的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等复杂临床病例,临床接诊“零投诉、零差评”。她心系困难地区群众和病患,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赴基层义诊,参与肿瘤规范化诊治百院行。她还承担了本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临床实习、规培等带教工作,授课效果深得学生好评。她担任班级导师,为肿瘤临床医学新生树立了思想导航人、学业引路人和行为示范人的标杆。
纪伟:致力于“让中国口腔走向世界”
纪伟是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口腔医院副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科研管理分会青年委员,2022年度“武汉英才”入选者。自2019年回国以来率领团队围绕牙颌缺损修复与再生这一难点与热点领域开展一系列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纪伟对待患者极为耐心,成功诊治了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外胚层发育不全等复杂临床病例,临床接诊“零投诉、零差评”。
针对口腔种植体早期脱落以及数字化种植修复等问题,纪伟团队首次揭示了植体表面形态以及骨增量技术影响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的风险水平,首次提出可以更加准确复制种植体周软组织形态的口内数字化印模制取流程,率先建立了无需配准装置的动态导航技术辅助下种植外科的临床配准新方法。上述临床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口腔种植同仁的认可,发表于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以及Clinical Implant Dentistry and Related Research等口腔种植临床领域顶级期刊。
针对传统的牙颌缺损传复方式难以满足广大患者需求的问题,纪伟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探索牙颌缺损修复与再生组织工程新策略。其研究团队系统阐述了不同组织来源的种子细胞体内成骨效能异同,发现并揭示了JAG(+)MCAM(+)PDGFR(-)干细胞群体参与成骨修复的生物机制,探索并建立了基于骨膜细胞微团修复颌骨缺损的仿生化组织工程策略。上述研究为干细胞策略治疗牙颌缺损修复的临床转化奠定了理论基础,科研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s等本领域顶级期刊。荣获中华口腔医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国际口腔研究学会(IADR)优秀青年科学家等荣誉称号。
纪伟曾在海外留学工作11年。她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口腔,让中国口腔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科研交流,多次在世界权威口腔医学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她承担了2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探索口腔医学国际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助力提升本单位的世界影响力。
纪伟在教学上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所带领班级成绩优良率达94%,荣获学校先进班集体和先进团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她本人也荣获“优秀班级导师”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来源:武汉科技报
通讯员:王颂
记者:饶建平
编辑:赵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