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通讯员:任怡、刘馨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医学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与时代同步,与学校偕行,牢牢抓住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聚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科为基、学者为重,在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领域具有显著国际影响力的学院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推动武大医学腾飞和“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坚持学生为本,培养时代新人
学院恪守立德树人初心,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致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15年,经教育部审批,学院增设基础医学本科专业;2016年,招收首批本科生;2020年,基础医学本科专业入选国家首批“强基计划”。学院完善育人体系,深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了“三协同一交叉”的本科培养特色。增设研究性课程,丰富“基础医学+X”融合课程体系,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开放一流研究平台,建设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内与校外协同;开展海外游学以及与国际名校合作定制线上线下混合实训项目,实现国内与国外协同;选聘多学科背景的导师,强化学科交叉培养。基础医学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超9成在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着眼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优化招生选拔机制,建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研究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双一流”高校优质生源率较5年前提高3倍以上。研究生科研成果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保持100%,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
首届基础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合影
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多次获评A类;新增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国家级课程7门,省级课程8门,校级课程39门(其中“武大通识3.0”课程14门、MOOC课程13门)。新增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名师工作室1个,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大学生实践基地8个。新增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入选“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4部;参编教材获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部。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获“三创”类奖项国际级1项、国家级35项、省部级45项、校级24项,其中包括: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四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学生竞赛冠军,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等;获批大创项目514项,其中国家级84项、省级36项;获批研究生学术创新奖33项。实践育人成果突出,“暖医之家”、“疆”来“卫”你、“爱驻心巢”等多支实践队分别获全国、湖北省优秀实践队。
“艾米森——肿瘤早筛的中国力量”项目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何小华教授荣获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
本科生洪子茜所在团队获第四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冠军
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获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19项、校部级130余项;获教学类奖项国家级17项、省部级9项、校级30项,其中1人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中华医学会优秀教育研究论文等70篇。
学院深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功效,培养充满人文情怀、矢志爱党爱国的优秀医学人才,推动构建医学特色“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推进“三全育人”教学示范岗建设,深度融合人体解剖学科特色,通过举行“大体老师”感恩致敬仪式、组织学生参加遗体捐献者纪念日活动等向学生传达“大爱无声,生生不息”的核心理念,加深对“大体老师”的感恩和敬重,增添对医学事业和生命的敬畏。将武大医学学科专业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化为思政育人优势,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引导学生树立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奋斗终生的职业理想。
医学生特殊的“最后一课”——大体老师感恩告别仪式
坚持学科为基,赋能新医科建设
学院学科方向更加凝练,形成了以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为主的优势学科方向;基础医学学科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对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临床医学、免疫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进入ESI前5‰或1%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以基础医学为主干,以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为支撑,获批“现代医学与人类重大疾病防治”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基础-临床实现融合发展,建成“基础-临床医学转化共享平台”,实施基础-临床共建项目培育基金、基础-临床医学转化共享平台联合基金。
随着学院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学科布局的不断优化、科研创新能力也显著增强。重大重点项目、高水平论文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科研年到账经费增长近4倍。获批国家级项目近200项;重点、重大类项目15项,其中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新增湖北省创新群体4个,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3项、重点类项目6项;武汉市科技局重点类项目7项。专利转化近百项。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以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数700余篇,其中在The Lancet等国际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等10余项。“发育源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过敏及免疫相关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多次获评优秀。大力建设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加强协同创新,多方筹措经费、增加高端设备、提升技术水平、优化运行管理,打造适应“大医学”发展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多台设备获评学校大型仪器优秀机组;学院多次获评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效益优秀单位、“五星级安全实验室”称号。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及常见多发疾病等若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学院勇当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编制我国教育领域第一部病媒生物控制国家标准GB/T 39503-2020。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科研团队精准攻关,学院多个团队在病毒致病机理、药物筛选等取得突破,发表新冠相关SCI收录论文多篇;积极开展疫情科普教育,参编学校《新型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研发的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获评学校“珞珈抗疫•十大科研攻关人物”。学院专家积极参政议政,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科技日报等刊物发表多篇新冠相关文章,提出的相关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
坚持学者为重,蓄积发展动能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引育并举,实施一系列引才育才举措,致力以优秀的教师培养更优秀的学生,成效显著。坚持党管人才,领导班子清醒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归根到底取决于一流人才,设立“伯乐奖”,调动全院引才积极性,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文化氛围;创新工作机制,成立人才人事办公室,配强工作人员,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为全院教师提供更加全面、专业、个性化的服务,确保成功引育人才;维修改建6000余平米的基础医学院研究中心和1000余平米的优秀青年人才培育平台,建成120㎡斑马鱼科研平台,配套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全力支持人才成长。优化各类人才评价体系,搭建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科技伦理和科研诚信制度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环境。
十年来,引进高水平研究人员35人,新增国字号人才19人次。引进人才科研成果丰硕,获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传染病专项课题1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3项,在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培养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在时代使命中成长迅速,现有1人任常务副院长,1人任院长助理、在学校职能部门挂职,5人任系室主任。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现有2人入党,2人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1人加入农工党。其中,常务副院长梁凯威教授2017年依托学院申报并成功获批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2019年获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2021年获批优青项目,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Advances、Genome Research等主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在确定回母校工作后,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全职回国后发展入党。疫情期间,作为党员突击队成员,他始终战斗在科研抗疫第一线,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引进人才部分高水平期刊封面
教师先进典型持续涌现,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2人、教学名师2人、优秀教学业绩奖26人、“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6人、尊师爱学——我最喜爱的十佳优秀教师16人;5人次赴西藏大学开展援藏支教工作。
十年非凡历程,十年发展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学院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勇担医学发展、科技创新使命,抓住与泰康合作的重大机遇,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在推动学院为“武大医学”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征途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