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宛霏
“比心是什么意思啊?”在视频采访结束前,全国政协委员、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基础学院免疫学系教授章晓联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出了“灵魂拷问”,并照着记者的手势比出了“第一颗心”。
这位笑称“落后了”的代表带来的议案,直击疫情暴露的公共卫生领域痛点。
“在公卫投小钱,可以为医疗省大钱。”章晓联建议,我国应加强公共卫生投入,从源头遏制传染病,减轻传染病造成的影响,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这需要打造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立体网络体系,让信息能够迅速地从最基层的医院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到科研人员和政府,使信息公开透明,成果资源共享,加强合作。
章晓联指出,应加强疾控中心的高级别管理,政府成立高级别应急指挥中心。
“新冠疫情的应对相比SARS,有了很大的进步。”章晓联说,SARS病原体经历了一个多月才发现,而这次新冠肺炎病原体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病毒的测序。根据病原体及核酸序列,可以及时制作试剂盒检测,进行早期诊断,遏制病毒。
在章晓联看来,这是SARS之后国家对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视和投入奠定的基础,科研力量得到加强。
章晓联说,从长远看,我国需要培养和建设一支强大精干的公共卫生“专职队伍”,专门应对重大传染病等应急事件的研究队伍,以减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影响。
“从事公共卫生防控工作的人员总体待遇较低,一些医学院校没有设置公共卫生学科,公卫变成了弱势学科,这造成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总体数量和质量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章晓联说。
她还建议,要加大扩增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开展新冠病毒、SARS等传染性病毒的研究。如果没有P3实验室,难以开展相关病毒及其抗体、疫苗等相关研究。目前我国高级别实验室还是太少,而P4实验室只有武汉一家。
此外,也应加强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完善社区、县区以下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织好公卫系统这张大网的底部,实现关口前移。
责任编辑:王聪聪